5月22日上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化农村改革,恢复生猪生产,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当天下午,河南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在发言时说:“我在背后看到另外一面,国家在‘肉盘子’这件事上有多操心。”
秦英林说,改革开放后,市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们缺的不是小麦、玉米等原粮,缺的是为养殖提供原料的大豆。在肉蛋产量一直是短板,国家每次谈判的背后都是以大豆、肉制品来作为筹码。
养殖业是乡村振兴一条出路
“随着养殖业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和健康。养殖业不是个包袱,也不是小副业,它是新兴产业。而乡村振兴要在全国搞新产业、新经济非常难,我觉得把传统产业做好了,就能够让老农民变成新的职业技术工人,让大学生、博士生回到农村去。能装得下我们的大学生、装得下博士生,这样我们的乡村振兴才有出路。”秦英林认为,乡村振兴可以首先从养殖业这个板块上走出一条新路。
曾几何时,很多人会说“等我退休了,去养猪吧”。秦英林说,“这话行不通了,现在大学生毕业后要到工厂培训很长时间才能胜任。从业者素质提升是养殖行业的新面貌、新气象,这就是人才投入。”
他给大家算了笔小账,牧原现在的养猪人工资在7000-10000元,如果夫妻档都在企业工作,一年就是几十万的收入,养猪致富是实实在在的。
养殖业逐渐拥有国际竞争力
在过去,提起养殖业就会让人想起脏乱差和污染环境,现在随着养殖装备投入越来越高,从纯手工到机械化、智能化,河南水平已经赶超国外发达国家。此外,在科技投入方面,原来小电脑只是用来办公,现在企业使用电脑管控生产,智能化水平并不落后于发达国家。
“这些背后是生产成本的投入越来越低,劳动效率越来越高,我们已经逐步在国际社会上赢得竞争力。”据秦英林介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作为肥料还田,但是,现在新设计养猪场没有排水,整个技术已经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不仅能做到净化空气,还能将水完全回用。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在国家宏观综合治理下,已经朝着欧洲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对齐。
让河南成为“全国肉食品核心区”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肉蛋奶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牧业产值稳居全国前三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外调活猪及猪肉产品折合活猪1755万头,全国第一,在保障1亿人消费的基础上,也为全国猪肉有效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河南条件太好了,河南土地多,平原多,和长江以南比,我们一个市的养殖用地超过一个省的养殖用地。”秦英林说。
据透露,牧原股份已经在筹划并初步达成,每天将10个专列的玉米从东北拉到河南。然后利用这些玉米养成猪、鸡、鸭、牛等,再把屠宰、加工产业链做起来。“这样一来,养殖业真正成为河南发展的一个小优势,河南就能发展成为国家的肉食生产核心区”。
“虽然我们干的是又臭又脏的活,但是想向社会上输出又好又香的肉。”秦英林说道。
让河南成为“全国肉食品核心区”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肉蛋奶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牧业产值稳居全国前三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外调活猪及猪肉产品折合活猪1755万头,全国第一,在保障1亿人消费的基础上,也为全国猪肉有效供给做出了积极贡献,河南已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河南条件太好了,河南土地多,平原多,和长江以南比,我们一个市的养殖用地超过一个省的养殖用地。”秦英林说。
据透露,牧原股份已经在筹划并初步达成,每天将10个专列的玉米从东北拉到河南。然后利用这些玉米养成猪、鸡、鸭、牛等,再把屠宰、加工产业链做起来。“这样一来,养殖业真正成为河南发展的一个小优势,河南就能发展成为国家的肉食生产核心区”。
“虽然我们干的是又臭又脏的活,但是想向社会上输出又好又香的肉。”秦英林说道。
本文转载自大河报、河南商报,本文观点不代表农牧前沿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