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制剂作为一种现代生物制品,应用领域已遍布食品、纺织、洗涤、造纸、医药甚至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农牧前沿报道,
- 文/图 农牧前沿 朱敬强
酶制剂作为一种现代生物制品,应用领域已遍布食品、纺织、洗涤、造纸、医药甚至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现如今,酶制剂更成为饲料中不可或缺的绿色添加剂,对提高养分消化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0年禁抗政策颁发,酶制剂以其独有的替抗价值再次成为行业热点,而国内外酶制剂企业也进一步加强对替抗酶制剂的研发生产力度。作为我国生物酶制剂行业首家上市企业,亚洲最大的生物酶制剂制造与服务企业,广东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也下足了功夫,为行业带来了不少“新东西”。11月20日,农牧前沿等媒体访谈溢多利公司副总裁冯国华与溢多利研发中心主任李阳源,了解溢多利近年来取得的进展。
葡萄糖氧化酶,高生产要求的酶制剂
农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溢多利葡萄糖氧化酶的生产流程?
冯国华:整体而言,葡萄糖氧化酶的生产包括两大步:1、液体发酵;2、发酵后处理。液体发酵是一个逐级培养的过程,首先在实验室将菌种接种至到小发酵罐中培养,在车间扩繁两级,最后转移至大型发酵罐中发酵;发酵后产物为含有菌体的液体物质,下一步将过滤去除菌体,再将液体状态的葡萄糖氧化酶进行后处理,即热稳定性处理、可溶性处理和剂型选择。后处理的依据是客户需要:若应用于终端养殖场,剂型则为液态或可溶粉剂;若应用于饲料添加剂,则需要包被、制粒。
因为菌体繁殖扩增中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整个生产过程需要依据菌的变化实时调整各项参数,以维持其最佳繁殖扩增环境。溢多利的所有监测过程都是由电脑自动完成,若有偏差会自动报警,再由人工调整参数。
在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有评估检测部门实时检测。出厂前会对产品的杂菌存留,产品透明度、粗细度、均匀度、酶活、水分、重金属含量,包装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
农牧前沿:从菌种至产品的生产周期是多久?有多大的产能?
冯国华:13天,发酵周期约10天,再加上后续处理约3天。产能是依据市场需求来确定的,客户提前下订单我们再进行生产,很少有库存。
农牧前沿:生产葡萄糖氧化酶的过程中哪个过程是最关键的,要求是最高的?
冯国华: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排除杂菌。通入的空气要过滤、投放的原料要高温高压灭菌、发酵罐与通路密闭,保证严格的无菌条件。这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人员操作等要求都很高。
饲用酶制剂仍需改进与探索
农牧前沿:饲用酶制剂从当初的500单位酶活发展至今已经达到几千几万,未来如何继续提升酶制剂的品质?
冯国华:一是菌种优良性的进一步提升,二是生产工艺的改进,把菌种优势发挥到最佳水平。生产工艺的改进是通过设备的完善、生产环境的改善使菌种更适宜繁殖以及自动化程度的提升、能源消耗的降低使生产成本优化。
提升菌种优良性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从大自然中发掘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菌株,近年来国家正加强对深海微生物的探究,溢多利与华南理工大学一直在这方面有所合作;二、通过分子生物学改造“完善大自然的工作”,溢多利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改良菌种的企业之一,例如,溢多利自主研发的葡萄糖氧化酶(溢倍康®)就是通过基因多重片段重组筛选,使酶活和耐热性大大提升。我们建有独立的菌种基因库,收集和保存优良菌种。
农牧前沿:从生产的角度讲,酶制剂未来的形态和高度是怎样的?如何改进与探索?
冯国华:我认为当一个产品已经在行业内达标准化,就不应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以提高产能,而是应通过技术的革新、管理的规范、环境的优化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我更认为,研发不仅仅是研究所的事,生产的过程同样需要“研发”。“人、机、料、法、环”五个区块都在管理、体制、技术上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若生产线员工有思维有想法,就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细微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每一次改进都将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
农牧前沿:同一种酶,如何判断优劣?是否是通过酶活?
冯国华:并不能仅仅通过酶活判定。酶活仅仅可以作为客户使用时的验收标准,酶制剂要发挥作用,还与温度等环境条件以及酶的分解效率有关,不同菌株的前提下,不能认为1000单位酶活的产品一定比500单位酶活的产品好,关键还是要看最终的使用效果。
所以我认为农牧行业的技术服务要求比其他行业要高。当把一个产品带到客户那里,我们需要指导客户使用产品,发挥该产品最大的价值和最好的效果。溢多利也在进一步加强整个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的建设。
进一步开发酶制剂,助力饲用替抗
农牧前沿:未来无抗布局上除了讲到的“组合替抗”外还有什么思路和想法?
李阳源:首先需要进一步开发新的功能性酶制剂。如果未来能找到关键致病菌的靶点,就可能开发出针对致病菌的酶制剂替代抗生素的抑菌作用。如近期有研究表明淬灭酶对菌群的感应效应有干扰作用,可以阻断信号通路,就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除功能性酶制剂,消化性酶制剂也是研发重点。冯定远老师提出的“主效酶+辅效酶”概念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将系统梳理将能够起到降解抗营养因子的辅效酶。
农牧前沿:溢多利开发了首款液体碱性蛋白酶,液体酶相较固体酶的优势在哪里?
李阳源:有些酶制剂的热稳定性不佳,不能通过高温制粒,液体酶制剂可以在制粒之后喷涂到颗粒上。
研发水平与外企尚有差距,竞争压力犹在
农牧前沿:溢多利如何应对酶制剂市场的同质化与恶性竞争?
李阳源:一、通过技术创新做出产品的差异化,如更佳的热稳定性;二、通过技术革新、设备更新、生产管理的完善降低生产成本;三、优化服务,给客户带来附加价值,发挥产品最好的效果。
冯国华:溢多利自1991年发展至今,生物酶制剂产业已在饲料、医药、食品、造纸、纺织、能源、环保、洗涤和化妆护理九大领域布局。饲用酶制剂板块的生产基地与产能布局于今年正式完成。
生产规模上,2009年正式投产的内蒙古生产基地是饲用酶制剂的主要生产基地,除此之外,溢多利在珠海总部和湖南也建有生产线;生产设备上,溢多利在近几年斥资于设备革新项目,生产设备先进性与自动化程度国内领先,发酵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产品研发上,溢多利响应国家替抗政策,推出葡萄糖氧化酶(溢倍康®)等替抗产品,并陆续研发推出可在饮水中直接添加的液体剂型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颗粒、包被剂型。
农牧前沿:您认为国内的酶制剂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是否存在?
李阳源:就整体研发水平而言,国内企业与外企在研发团队人数、研发投入、研发仪器设备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就具体产品而言,我认为国内很多产品从市场竞争力和实际应用效果上都优于外企。在国内,外企在饲用酶制剂板块的占有率相对较小,这得益于姚老师等饲用酶制剂研究领域的先驱科学家的积极推动和国内酶制剂企业的积极创新,国内酶制剂企业在饲料酶制剂板块守住了中国自己的市场。
发布者:小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mfirst.cn/5990.html